小滿時節(jié)的梁山泊飄著濕潤的江風(fēng),忠義堂前的杏黃旗獵獵作響,旗角上“替天行道”四字映著江面波光,竟與悟空肩頭的共生紋隱隱共鳴。黛玉站在船頭,看著岸上宋江帶著一眾頭領(lǐng)迎出,扈三娘的繡刀在腰間一閃,刀鞘上竟纏著金箍棒變的桃枝——那是她上次教的“反薄命繡”紋樣。
“林妹妹,孫大圣,”宋江抱拳,目光掃過兩人交疊的手腕,“某昨夜夢見天微星墜于桃林,便知二位今日必至?!彼鋈粔旱吐曇?,“地府最近在煉‘眾生薄命爐’,欲將天下有情人的紅線熔成‘孤苦鐵’?!?/p>
悟空的尾巴猛地繃直,金箍棒從耳后跳出三寸:“老閻王還敢搞事!上次在赤壁沒燒夠?”
黛玉卻注意到忠義堂梁柱上新增的卦象,正是諸葛亮留下的“共生八卦”。她取出《反薄命帖》,帖上的天罡星印與杏黃旗共鳴,竟在江面投下巨大的“破”字:“宋頭領(lǐng),勞煩將天下人的紅線引到忠義堂,我等需用‘眾生愿力’對抗薄命爐?!?/p>
話音未落,江面突然翻涌黑霧,無數(shù)纏繞著“薄命”紋路的鐵鏈破水而出,直取忠義堂。悟空揮棒斬斷鐵鏈,卻見鏈頭拴著個青銅爐,爐身刻滿天下有情人的名字,“孫悟空”與“林黛玉”赫然在列,名字周圍爬滿即將斷裂的紅線。
“不好!”黛玉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腕間的金箍印正在變淡,“這爐子在熔斷共生紅線,若任其所為,天下有情人都將重陷‘孤苦’宿命。”
宋江立刻敲響聚義廳的云板,一百單八將各持兵器護在爐前。扈三娘甩出繡鞭,鞭梢繡著黛玉題的“生死與共”,竟將爐身燙出焦痕:“林妹妹,用你的詩!這爐子怕人間的溫情!”
黛玉點頭,取出螺子黛,在忠義堂的杏黃旗上疾書:“金猴振臂破重關(guān),草木含情暖萬寒。紅線千絲織愛網(wǎng),薄命爐里煉心丹。”墨跡未干,旗角突然燃起金綠交織的火焰,將青銅爐上的“薄命”紋路一一焚盡。
悟空趁機躍起,金箍棒化作巨鉗夾住爐蓋:“妹妹,把咱們的同心核放進去!”他掏出錦盒,里面躺著已發(fā)芽的同心桃核,嫩芽上纏繞著兩人的共生紋。
黛玉將桃核投入爐中,瞬間,爐內(nèi)爆發(fā)出強光。江面黑霧被染成金綠兩色,無數(shù)斷裂的紅線在空中重新編織,竟形成“共生”二字的巨大星圖。宋江看著這一幕,忽然笑道:“某終于明白,所謂替天行道,原是讓天下人都能自己寫命?!?/p>
薄命爐崩塌時,爐灰中飛出只金綠相間的鳳凰,落在黛玉肩頭,尾羽化作萬千詩箋,每片都寫著天下有情人的心愿。悟空看著她發(fā)間的鳳凰羽,忽然變回小猴子,用尾巴卷著她的手指:“妹妹,這鳳凰的尾羽比俺的金箍棒還亮?!?/p>
是夜,忠義堂擺開慶功宴。林沖與悟空比棒,魯智深拎著酒壇要灌醉“弼馬溫”,唯有黛玉被扈三娘拉到一旁,看她新繡的《雙生圖》:金猴舞棒護著仙草,仙草枝頭綻放出杏黃旗的星芒。
“林妹妹,”扈三娘忽然壓低聲音,“我夢見警幻仙子在織‘離恨天網(wǎng)’,網(wǎng)眼都是未寫完的詩稿?!?/p>
黛玉心中一驚,想起白天在薄命爐中看見的殘像:警幻正用她的《葬花吟》做網(wǎng),試圖困住悟空的筋斗云。指尖撫過腕間重新明亮的金箍印,她忽然笑道:“那就讓她織,我偏要在網(wǎng)眼上繡滿‘齊天’二字。”
宴后,兩人在梁山泊的蘆葦蕩中漫步。悟空變作小船上的燈篙,金箍棒頂端的燈焰化作小猴模樣,替她驅(qū)趕蚊蠅。黛玉望著水面倒映的雙生影,忽然取出螺子黛,在船舷上題字:“金燈照夜破迷津,草蔓牽舟系遠心。共飲江湖忠義酒,薄命爐里煉真情?!?/p>
悟空盯著墨跡,忽然抓住她的手:“妹妹,你說咱們把梁山泊的義氣、花果山的桃香、瀟湘館的詩韻,都煉成一枚‘同心丹’如何?這樣哪怕天道再搞事,咱們也能一口吞了?!?/p>
黛玉被他逗笑,指尖劃過他掌心的老繭:“好,不過煉丹時,你須得乖乖替我扇爐火,不許偷嘗蟠桃。”
更深露重時,蘆葦蕩傳來悠揚的漁歌,唱的正是黛玉新題的詩句。悟空變作原型趴在她膝頭,尾巴圈住她的腳踝,聽著她念誦《詩經(jīng)·邶風(fēng)》,忽然覺得,這梁山泊的蘆葦,竟比花果山的桃林還要溫柔。
“悟空,”黛玉忽然輕聲說,“你知道嗎?今天看見薄命爐里的紅線時,我忽然明白,所謂命運,從來不是單獨的紅線,而是千萬條線交織的網(wǎng)。而我們,就是這網(wǎng)上最堅韌的那兩根。”
小猴子在她膝頭打了個響鼻,尾巴無意識地掃過她繡著金箍棒的裙角:“俺只知道,妹妹在哪兒,俺的網(wǎng)就在哪兒。哪怕天道織再大的網(wǎng),俺也能用金箍棒戳出個窟窿,帶你去看更亮的星星。”
黛玉望著天上的雙生座,忽然想起白天鳳凰羽化作的詩箋。那些寫滿人間心愿的句子,此刻正在他們周圍漂浮,像極了無數(shù)小小的燈籠,照亮他們共同走過的路。指尖撫過悟空肩頭的共生紋,她忽然覺得,這場與天道的對抗,早已不再是個人的抗爭,而是替天下有情人,守住心中那一點溫暖的光。
是夜,忠義堂的杏黃旗突然發(fā)出清鳴,旗面上的“替天行道”四字,不知何時變成了“替心行道”。而在梁山泊的蘆葦深處,同心桃核已長成小樹,枝葉間掛著無數(shù)發(fā)光的詩箋,每一張都寫著:“金石草木,共生共榮”——這是他們用愛與勇氣,替天下人寫下的,最動人的命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