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硯之第一次摸到天地無極陣的石墩時,指尖被凍得發(fā)麻。那年她八歲,
裹著師父縫的粗布棉襖,棉襖袖口磨出了毛邊,露出里面打了補丁的里子。
山霧像摻了冰碴的棉花,粘在她的睫毛上,視線里的二十七塊青石若隱若現(xiàn),
仿佛隨時會被白霧吞吃掉。“從左數(shù)第三塊,是天樞位?!睅煾傅穆曇艋煸陟F里,
帶著草木的清苦氣。老人背著手站在最高的石墩旁,灰袍下擺被山風掀起邊角,
露出一雙磨得發(fā)亮的布鞋。他手里握著根棗木拐杖,杖頭雕著簡化的星圖,
那是林硯之見過最精致的物件。林硯之用力點頭,鼻尖凍得通紅。她哈出一團白氣,
看著它迅速消散在霧里,然后踮起腳尖去夠天樞石墩上的紋路。石面冰涼刺骨,
那些螺旋狀的刻痕里積著薄薄的霜,指尖劃過的地方,霜粒簌簌往下掉,
露出青灰色的石頭本身。她是被師父從山腳下?lián)靵淼?。三年前的暴風雪夜,
師父在陣法外圍的緩沖帶發(fā)現(xiàn)她時,她正蜷縮在塊避風的巖石后,
懷里揣著半塊刻著“硯”字的玉佩,身上蓋著件繡著蘭草的舊披風。
那件披風后來被師父改成了小被子,至今還鋪在她床頭?!斑@孩子命硬。
”師父常對偶爾上山的藥農(nóng)說,“尋常娃娃在那樣的天氣里,早就凍僵了。
”青石陣在青山之巔盤桓了不知多少年。鎮(zhèn)上的老人說這是仙人留下的遺跡,
陣眼處能聽見星辰轉(zhuǎn)動的聲音;孩子們卻不敢靠近,說霧里有會勾魂的影子,
去年就有個放牛娃闖進去,出來后大病了三個月。林硯之不怕。她總覺得石墩是溫的,
尤其是在晴日陽光好的時候,坐在上面能聞到石頭里滲出的泥土香。
有次她在石縫里發(fā)現(xiàn)株倔強的小草,頂著塊比它還大的碎石,愣是抽出了嫩黃的芽。
她偷偷把碎石挪開,后來那株草竟蔓延成了一小片綠意,在青灰色的石陣里格外顯眼。
師父教她的第一課是“走陣”。二十七塊石墩按北斗七星與九宮八卦的方位排列,
看似雜亂無章,實則藏著天地運行的軌跡。林硯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,
踩著露水在石墩間穿梭,從第一塊到最后一塊,腳步不能錯分毫?!耙徊藉e,步步錯。
”師父坐在觀星臺的竹椅上,看著她在霧中跌跌撞撞的身影,竹椅的扶手被磨得光滑如玉,
“陣法的根基是‘序’,天地有序,日月有序,腳步亂了,心就亂了?!彼み^無數(shù)次。
青石棱角鋒利,膝蓋和手肘常年帶著青紫。有次暴雨傾盆,石面被沖刷得濕滑無比,
她在石墩間滑倒,額頭磕在第三塊石墩的紋路里,血混著雨水流進那些古老的刻痕。
那天她沒哭,只是咬著牙爬起來繼續(xù)走,直到雨停時看見石縫里滲出的血珠變成淡金色,
才驚得呆立當場?!瓣囲`認主了?!睅煾高f來的傷藥帶著暖意,
是用山參和當歸熬制的膏狀藥膏,抹在傷口上微微發(fā)燙。他粗糙的手指擦過她額角的血跡,
動作輕得像怕碰碎琉璃,“青石飲過你的血,以后會護著你。
”林硯之摸著額角漸漸結(jié)痂的疤痕,突然覺得那些沉默的石墩有了生命。它們在霧里呼吸,
在風里低語,那些蜿蜒的紋路不再是冰冷的刻痕,而像等待被喚醒的密碼。
十二歲那年的春天,林硯之終于能完整背出所有石墩的方位。清晨的霧氣里,
她的身影在石墩間輕盈穿梭,布鞋踏在青石上發(fā)出清脆的嗒嗒聲,
像在彈奏一首只有自己能懂的曲子。師父開始教她辨認紋路。他搬出書房里那盞最亮的油燈,
在燈下鋪開泛黃的《陣衍》殘卷,書頁上的朱砂批注已經(jīng)褪色,卻依然能看出筆鋒的有力。
“天地無極陣,分天、地、人三才?!睅煾赣每輼渲υ诘厣袭嬛疽鈭D,
樹枝劃過泥土的聲音沙沙作響,“天樞主星,地脈承氣,人陣為引。這二十七塊石墩,
對應著二十七宿,每一塊都要引動對應的星辰之力。
”林硯之的指尖劃過石墩上的“天璇紋”,冰涼的石頭下仿佛有水流過。
她發(fā)現(xiàn)紋路并非固定不變,晴天時線條舒展如流云,雨天時則收縮如弓弦,
而在每月十五的夜里,所有紋路都會泛起淡淡的銀光,與天上的星辰遙遙相對。
有次她深夜驚醒,看見月光下的石陣像撒了把碎銀,那些銀光順著紋路緩緩流動,
在陣心匯成小小的光池。師父的書房里藏著很多寶貝。除了《陣衍》,
還有幾尊巴掌大的青銅小鼎,鼎身上刻著與石陣相似的紋路;有個裝著彩色碎石的木盒,
師父說那是從山下裂隙撿來的,能安神定氣;最讓她著迷的是墻上掛著的星圖,
用朱砂標注著二十七宿的位置,旁邊密密麻麻寫著小字,記錄著不同時節(jié)星辰的變化。
“三百年前,山下的裂隙突然出現(xiàn)?!币粋€雪夜,師徒倆圍坐在火爐旁,師父添了塊松柴,
火苗噼啪作響,映得他臉上的皺紋忽明忽暗,“黑霧彌漫,鎮(zhèn)上疫病橫行,
是一位無名修士布下此陣,以自身為引鎮(zhèn)住了戾氣。”林硯之往火爐里扔了顆栗子,
聽著殼子裂開的輕響:“那位修士后來呢?”師父沉默了片刻,
目光投向窗外的石陣:“陣眼一旦激活,布陣者便與陣法共生,直到生命終結(jié)。
”他用火鉗撥了撥炭火,火星濺起又落下,“上一代陣眼守了五十二年,臨終前說,
聽見星辰在跟她告別?!绷殖幹鴳牙锏陌雺K玉佩,玉佩被體溫焐得溫熱。
那是她與外面世界唯一的聯(lián)系,師父說等她學會布陣,就告訴她玉佩的來歷。
她偷偷試過很多次,想把玉佩的紋路和石陣的刻痕對應起來,卻總覺得差了點什么。
夏日的午后總是悶熱,林硯之喜歡躺在最低的那塊石墩上看云。
石墩上的“開陽紋”會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,落在她手背上像流動的星河。
有次她迷迷糊糊睡著,夢見自己變成了石墩,根系扎進青山深處,能聽見地下河流的歌唱,
能感受到星辰的起落。她看見師父年輕時的模樣,穿著青色長衫在陣中行走,
身后跟著位眉眼溫柔的女子,兩人在桃樹下笑著說著什么。醒來時發(fā)現(xiàn)師父正坐在旁邊,
手里拿著針線縫補她磨破的袖口。老人的手指關節(jié)腫大,卻異常靈活,穿針引線時,
銀絲在陽光下閃著微光。他的頭發(fā)比去年又白了些,鬢角的銀絲在光線下格外顯眼。
“夢到什么了?”師父問,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?!皦舻绞赵谡f話。
”林硯之揉著眼睛坐起來,石面上的光斑在她衣襟上跳動,“它們說想喝山泉水。
”師父笑了,眼角的皺紋擠成一朵花。那天下午,他帶著林硯之給每塊石墩都澆了山泉水。
兩人提著木桶在石陣間穿梭,水珠順著紋路流淌,在凹槽里聚成小小的水洼,
映出天空的碎片和他們的倒影。林硯之看著師父彎腰澆水的背影,
突然發(fā)現(xiàn)他的背比去年更駝了些,心里莫名地發(fā)酸。十五歲的秋天來得格外早,
山下的裂隙開始不安分。林硯之在夜里總能聽見若有若無的嘶鳴,
像有無數(shù)尖銳的東西在摩擦石頭,聽得人頭皮發(fā)麻。有次她深夜去觀星,
看見黑霧像活物般在裂隙口翻滾,隱隱有要漫上來的趨勢。師父的咳嗽越來越重,
有時咳得整晚都睡不好。他用手帕捂著嘴,手帕上總會留下點點猩紅,卻從不讓林硯之看見。
他開始教林硯之最核心的布陣心法,那些口訣晦澀難懂,每個字都需要用靈力催動才能領悟。
林硯之常常練到深夜,指尖的靈力耗盡,就用指尖的血在石墩上書寫,
直到紋路亮起回應的微光?!疤斓責o極陣的關鍵,是引天地之氣入陣?!睅煾缚吭陂缴?,
臉色蒼白如紙,說話時要停頓好幾次才能喘過氣,“山有靈,水有靈,星辰有靈,
你要做的是讓它們愿意為你所用。”他讓林硯之每天清晨去山腰的泉眼取水,
用陶罐裝滿泉水后,必須一步不差地走回陣心。泉眼的水極寒,
捧著陶罐的手常常凍得失去知覺,但師父說這是在修煉“感氣”,
只有讓自己的氣息與山水相融,才能真正調(diào)動陣法之力。有次林硯之在回程時摔了跤,
陶罐碎裂在第三塊石墩旁,泉水灑在青石小徑上。她蹲在地上看著水漬迅速滲入泥土,
眼眶有些發(fā)熱——那是她今天第三次摔跤了。就在這時,她突然聽見腳下傳來細微的聲響,
低頭一看,竟發(fā)現(xiàn)泥土里鉆出無數(shù)細小的金色絲線,順著她的腳印蜿蜒而上,
在石墩的紋路上匯聚成小小的光點?!斑@是地脈之氣?!睅煾傅弥笱壑虚W過驚喜,
他扶著林硯之的肩膀,力道卻很輕,“你天生就能引動地氣,是百年難遇的陣才。
”他從懷里掏出個小小的錦囊,里面裝著些干燥的花瓣,“這是凝神花,泡水喝能穩(wěn)固氣息。
”那年冬天,裂隙的黑霧第一次漫到了半山腰。鎮(zhèn)上開始流傳謠言,說封印要破了,
恐慌像瘟疫一樣蔓延。有鎮(zhèn)民帶著貢品上山,跪在陣外求師父出手,
他們帶來的米袋上還沾著泥土,籃子里的雞蛋有幾個已經(jīng)碎了,
蛋黃在草紙上暈開黃黃的印記。林硯之躲在石墩后,看見師父背著手站在陣前,
灰袍在寒風里獵獵作響。他的身影在霧中顯得格外單薄,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。
“陣法未到激活之時?!睅煾傅穆曇羝届o卻有力,穿透霧氣傳到每個人耳中,“三日之內(nèi),
我會加固封印?!蹦侨?,師父沒合過眼。他在陣盤邊緣布下七道輔陣,
每道輔陣都用了自己的精血。林硯之看著老人的頭發(fā)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白,
手背的皮膚干癟得像枯樹皮,心里像被什么東西堵住,說不出的難受。她想幫忙,
卻被師父攔住:“你要保存力氣,將來……還有更重要的事?!陛o陣激活那晚,
二十七道金光從石墩升起,黑霧像被燒紅的烙鐵燙過,發(fā)出滋滋的聲響后迅速退去。
山下的鎮(zhèn)民看到光柱,紛紛跪倒在地,朝著青山的方向磕頭。
林硯之扶著幾乎虛脫的師父回到屋中,在他咳出的血里,清楚地看到了一絲極淡的黑氣。
“師父,您……”她的聲音發(fā)顫。“沒事?!睅煾覆寥プ旖堑难E,笑容虛弱卻溫和,
他從懷里摸出個用油紙包著的東西,遞給林硯之,“這是鎮(zhèn)上送來的桂花糕,你嘗嘗。
”油紙打開,里面是幾塊已經(jīng)有些發(fā)硬的桂花糕,卻依然散發(fā)著淡淡的甜香。
林硯之拿起一塊塞進嘴里,甜意漫開的同時,眼淚也忍不住掉了下來。她知道,
師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拖延時間,而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守護那些素不相識的人。
那天夜里,林硯之第一次失眠。她坐在陣心,看著石墩上流轉(zhuǎn)的微光,
突然明白師父為何總在觀星臺久坐——這里的每塊石頭,都承載著山下無數(shù)人的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