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腦子寄存處】
趙繁沒想到自己會趕上穿越這種時髦事兒,而且就他看過的穿越小說,主角不都是穿越到古代當封建社會的統(tǒng)治階級嘛?
雖說古代生活有各種不方便,但吃喝總歸不愁。
可他穿越卻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,這具身體的原主人還是餓死的,趙繁覺得再不想辦法搞點糧食,自己估計也得餓死。
“小繁,小良,小花,趕緊起來了,咱們要出城去挖野菜?!币粋€中年婦女的聲音從木質(zhì)窗外的屋外響了起來。
在京城這地界,這樣帶有紅漆窗的房子,不用猜也知道就是特色的四合院。
趙繁不僅穿越到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,還穿越到了一部叫《情滿四合院》的電視劇里。
他沒看過這部電視劇,只是刷過幾個視頻,大概知道這部劇講的是一個四合院在六幾年到九幾年的發(fā)展變遷。
然后就知道幾個主演的名字,也多虧知道這些,要不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穿越到電視劇里了。
伴隨著屋外母親王桂香的又一次叫喊,趙家的三個孩子紛紛起來穿好衣服,去中院接水洗漱。
到底是首都,雖說其他地方遭受干旱,可首都的供水還算足夠。
這會兒中院的水槽邊上擠滿了刷牙洗臉的住戶,趙家糧食情況緊張,從在場這些人面黃肌瘦的情況來看,大家估計也差不了多少。
一家人集合后就去門口匯合大部隊,不僅是趙家人全家出動去城外挖能果腹的東西,四合院里不上班的人基本上都去了。
畢竟為了讓民眾節(jié)省體力,連學校都提前放假了,像院里的三大爺閻埠貴也在挖野菜的隊伍里。
這位三大爺雖然成天愛占便宜,可都是找了各種名頭,多少有點文人的矯情,不太拉得下面子。
現(xiàn)在跟著婦女兒童一起挖野菜,可找不著任何借口,就是窮得快揭不開鍋了。
現(xiàn)在是59年,從58年政府就開始降低糧食供應量配給,所以城外能挖的東西早就挖完了。
這會兒在荒郊野外挖東西的人,不僅有城里的,還有附近農(nóng)村的,可以說是挖野菜的人比野菜還多。
回城的時候,趙家的幾個人籃子里就只有一些樹根,甚至是干枯的樹葉。
看了下時間還早,趙繁對著前面的王桂香說道:“媽,我想去圖書館借本書,晚點再回家。”
自從半個月前兒子差點餓死,好像就開了竅一樣,成天手不離書,不僅看課本,還時不時去圖書館借書。
要是以前,王桂香自然舉雙手雙腳贊成,可現(xiàn)在連肚皮都快顧不上了,她有點不太支持兒子,因為看書不僅費腦子,還很費精力,自然也就消耗肚里的那點食兒。
只見她嘆了口氣對兒子說道:“小繁,讀書看報也費精力,還是回家吃點東西早點睡覺,睡著了就不消耗了?!?/p>
作為21世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,趙繁當然知道動腦也會消耗體力,可就靠那點糧食配給量,真的會餓死人的。
趙繁對如何說服王桂香已經(jīng)有了預案,他前后左右看了一下,才對王桂香低聲說道:“我想寫幾篇文章寄到報社試試看,能不能得到一點稿費,即便是一點糧票也是好的?!?/p>
在這么艱難的時期,但凡能獲得糧食的方法,所有人都會愿意去嘗試,畢竟已經(jīng)是餓極了的情況。
得到了母親的同意后,趙繁就往圖書館的方向走去。
別人穿越有金手指,趙繁當然也不例外,不過他的金手指不是可以種糧食的空間,甚至不是空間,只是他上輩子畫圖的電腦。
這個時候華夏連衛(wèi)星都還沒造出來,更別說網(wǎng)絡了,而且這電腦是在他的腦子里,即便有網(wǎng)絡也連不上,只能用電腦里的資料和軟件。
作為一個孤兒,趙繁上輩子是什么能賺錢就干什么,他電腦里各種各樣的資料有很多,他希望能利用這些資料賺點錢,就像和母親說的一樣,即便是一兩張糧票也是好的。
趙繁還以為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(jīng)餓到前胸貼后背了,圖書館這種地方應該沒什么人,可他想錯了。
這里不僅有那種不愁吃喝的干部階級,還有不少像他這種投機的人來蹭報紙看,就是想看看上面有沒有什么機會。
圖書館的管理員對這些人并沒有意見,趙繁也就加入了蹭報紙的大軍找機會。
坐在趙繁身邊的人是一個30多歲的大叔,看到趙繁這么個十幾歲的小娃娃也來參加這種“投機”行為,不由得樂了。
他和趙繁搭話道:“小兄弟初中還沒畢業(yè)吧,報紙上的路子就兩條,一條是翻譯,一條是登報,但凡是發(fā)出來的消息,基本上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投稿?!?/p>
然后指著外面的一個信箱,又補充道:“現(xiàn)在誰身上是一個子兒都擠不出來,為了方便,圖書館設立了一個信箱,不用貼郵票,如果寄出去的稿件被錄用的話,圖書館會在門口貼出來,找他們領回信就行,稿費基本上都是糧票,直接放在了信里。”
趙繁一聽,還很傻很天真地恭維圖書館道:“真是善意之舉,給了我們這些人許多方便?!?/p>
這個大叔自我介紹叫閻城,聞言輕笑了一聲,對趙繁解釋道:“什么善意之舉,都是為了肚皮想辦法投機而已,他們是跟各大單位有合作,從中也能撈到一點油水分給員工,不然你覺得這種時候圖書館怎么可能還開著門?”
趙繁也沒想到,不僅他們這些投機的人找各種辦法賺糧票,連圖書館這種單位也搞投機,可誰也不能指責這種行為,畢竟大家只是為了活命。
閻城大叔不僅給趙繁科普了很多投機的小技巧,還介紹了現(xiàn)在比較熱門的文章。
這么熱心,倒不是因為善良,而是閑得發(fā)慌而已,因為報紙上已經(jīng)一個星期沒有收稿信息,這種情況之下,閻城當然不介意有多少個競爭對手。
趙繁知道等機會,估計是等不到了,于是決定主動出擊。
作為一個畫手,畫畫那是基本功,更別說還有電腦輔助,他完全可以在電腦里面畫完了之后再手畫下來,這樣也可以減少紙張的浪費。
他打算畫一些小故事去投稿試試,希望可以被錄用,獲得一些糧票稿費。
想到原身餓死的經(jīng)歷,趙繁立刻就有了靈感,在這種糧食非常緊張的時期,他對這個故事很有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