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
姜清玥乘坐游艇來到澳城。
在這里重新注冊了新的身份,然后用自己全部的積蓄買了一棟排屋。
房子臨海但是常年收到海風侵蝕看起來格外老舊。
因為資金有限,這已經(jīng)是她能夠找到的最合適的房子了。
一層用來當做即將要開業(yè)的書店店面,二層用于看書和咖啡,三層是她居住的地方。
她從小就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。
每每落日,一家人圍坐在餐桌邊,感受著咸濕的海風氣息拂過每個人的臉龐,然后一起享受溫馨的晚餐。
曾經(jīng)她以為自己真的有家了。
不過沒關(guān)系,誰說一個人的家就不算家了呢?
她簡單購置了一些家當,幾件換洗的衣服,一些生活必需品,以及滿滿幾箱她曾經(jīng)購置的老書。
曾經(jīng)的屋主是個慈祥的老人,在聽說她準備開書店后,特意將自己保存了二十年的梨花木桌子送給她。
“過去二十年,我一直在這張桌子前看書,如今將它送給你,希望你能好好對它?!?/p>
姜清玥沒有推辭,收了下來。
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簡單裝修布置后,書店有了雛形。
她推開裝飾了滿天星的窗戶,深吸一口氣,肺部充滿著清醒的海風味道。
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。
姜清玥將書編碼歸類整齊地放在她從二手市場淘來的原木書架上。
每一本書被放上書架,都會憑空生出一股力量滋養(yǎng)著她早已干枯的河床。
像是在修復那個破碎的自己。
她很喜歡這種所有事物都井然有序的樣子。
時間也似乎像是按下了加速鍵。
她著魔一般地布置著書店,自己刷漆、購買綠植,學習制作咖啡。
當初因為受傷而干癟的靈魂也在一日日努力生活中逐漸充盈起來。
開業(yè)前一天晚上,書店已經(jīng)完全變了一個樣。
她將收銀臺設(shè)置在進門的右側(cè),桌上按照她的習慣放置好臺燈、飲水機等;
中央整齊地放著數(shù)個書架,上面的每一本書都是她的珍藏;
靠近海邊的位置是一面巨大的落地窗,橫架在上面的木板可以供略感疲乏的讀者在這里放松眼部。
整個書店采光、通風都極好,綠植她選取了玉蘭花和青竹點綴。
角落里她放了一臺唱片機,一旁的格子架上放著她購置的老歌唱片和一些舒緩的鋼琴曲。
書店的名稱她想了很久,取名為“慶生”。
意思是慶祝新生。
開業(yè)第一天,姜清玥自己購置了兩個花籃,放置在門外。
然后便一個人坐在自己專屬的讀書座位上,泡上一壺清茶,在楊千嬅充滿故事感的嗓音中沉浸在書籍的世界里。
有沒有顧客對她來說,并不是那么重要。
一整天下來,店里來來往往零星數(shù)人。
有的人誤以為這是一家新開業(yè)的咖啡館,有的人是來海邊散步偶然瞧見,有的人是來借用衛(wèi)生間。
她并不失望,偶爾抬頭眺望遠處的大海,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寧靜平和。
海邊的日落似乎也來得更晚一些。
臨近晚上七點,天空終于漸漸暗沉下來。
姜清玥收拾好東西,開始打掃衛(wèi)生。
就在這時,門鈴再次響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