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光荏苒,畢業(yè)季的鐘聲敲響,琳兒拖著沉重的行李,踏上了歸鄉(xiāng)的路途。回到老家后,她稍作休整,讓疲憊的身心得到片刻的舒緩。然而,她深知,這只是短暫的停歇,前方等待著她的,是屬于自己的嶄新生活。
一周后,琳兒與寢室二姐一同返回了濱海市,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(zhàn)的城市。琳兒的行李中,有一把陪伴她多年的小提琴,琴盒上還掛著那只已經(jīng)略顯陳舊的小豬公仔,此時,琳兒也許不知道,這只公仔將陪伴她走完自己的人生。
琳兒和二姐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決定合租一處房子,這樣不僅可以減輕經(jīng)濟壓力,還能相互照應。她們通過中介,四處奔波看房,最終,在眾多房源中,選定了一處價格相對較為實惠的兩居室。畢竟,她們剛剛畢業(yè),經(jīng)濟尚未完全獨立,還需要家里的支持與接濟。
一切安排妥當后,琳兒和二姐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。她們將行李整理好,布置好房間,讓這個陌生的空間漸漸有了家的感覺。然而,她們并沒有太多時間沉浸在溫馨的氛圍中,因為接下來,她們要面對的是一場場工作面試的挑戰(zhàn)。
校內(nèi)招聘會投出的簡歷,兩人得到了不少機會,根據(jù)約好的時間,琳兒與二姐,開始走馬燈一樣的面試。
琳兒畢業(yè)的年代,名牌大學的學生還是比較好找工作的,兩人在相隔很短的時間內(nèi),相繼與意向的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,琳兒簽約了一家報社,二姐進入了一家商貿(mào)公司,兩人應聘的企業(yè)和大學學的專業(yè)毫不相干,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。
終于都有了穩(wěn)定的工作,這對于兩個姑娘來說可是一件大事!于是,她們決定好好慶祝一下這個重要的時刻。
經(jīng)過一番精挑細選,她們找到了一家看起來非常不錯的餐廳。這家餐廳裝修典雅,環(huán)境宜人,讓人感覺格外舒適,兩人美美的吃了一頓。
職場,是考驗人際關系的地方,初來乍到的琳兒,沒有二姐性格開朗,能做好嗎?但是,琳兒也有巨大的優(yōu)勢,就是她長的漂亮,漂亮的女孩往往會很吃香。
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琳兒格外珍惜。
上班的第一天,琳兒起的很早,精心打扮完自己,高高興興的出門了。
《濱海晚報》是濱海市的主要媒體之一,琳兒應聘的部門是廣告部。
早八點,琳兒就到了報社,足足提前了一個小時,上班的人們陸陸續(xù)續(xù)走進報社,琳兒也跟隨人流,進入報社大樓,乘坐電梯到達人事部所在樓層,琳兒面試的時候來過,位置記的牢牢的。
“咚,咚,咚”,琳兒輕聲敲了敲人事部開著的門,“請進”,一個工作人員說到,“您好,我是宮琳兒,是來報到的”,琳兒輕聲的說。“哦,知道,資料在我這,稍等一會,我領你去廣告部報到”,一個年齡比琳兒大不了幾歲的姑娘說道,“謝謝你”,“沒關系的,你稍微坐一會兒”,琳兒沒有坐,而是站到不礙眼的地方,安靜的等著。
“走吧”,人事部的工作人員領著琳兒,到了報社五樓,走進廣告部后,徑直走到孫部長的工位,“孫部長,這是今年新畢業(yè)的,濱海大學的高材生,分配到你們部門了”,孫部長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性,頭頂有點地中海,矮胖的身材,帶著金絲邊眼鏡,“好的,謝謝你帶她過來,剩下的交給我吧”,孫部長說道。
“好,現(xiàn)在人交給你了,剩下就是你們部門自己的事了”,說完,又轉(zhuǎn)身對琳兒說,“你的工作聽孫部長安排,等你有空,到人事部把全部手續(xù)辦完,我先回去了,還有工作”。琳兒點點頭,忙說,“謝謝你了”。
“你叫宮琳兒啊,22歲,正是好年齡啊,歡迎你加入廣告部,以后這里就是你的家了”,孫部長拿著資料,笑呵呵對琳兒說,“這張桌子就是你的了,我指派個師傅帶帶你”,“黎兵,你過來一下”,孫部長話音剛落,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走了過來,高高瘦瘦的身材,長相比較普通,“這是宮琳兒,新分配來的大學生,你帶帶她”,“好的,孫部長,交給我吧”,黎兵回答到。
第一天工作就這樣開始了,黎兵先帶著琳兒與同事們逐個認識,又帶著琳兒熟悉報社環(huán)境,對琳兒進行崗前培訓。黎兵并沒有給琳兒留下特別的印象,只感覺他很細心,其實,琳兒不知道,黎兵只比他大三歲,還沒有女朋友,剛剛加入報社一年多,孫部長是黎兵的舅舅。
廣告部里人頭攢動,熙熙攘攘,足有二十多人之多。然而,令人驚訝的是,其中大部分人并非憑借自身實力進入該部門,而是通過各種關系或后門才得以躋身其中。如此一來,真正埋頭苦干、踏實做事的人便顯得寥寥無幾。
時光荏苒,一周轉(zhuǎn)瞬即逝。琳兒正式踏入工作崗位,開始接手各項任務。對于初入職場的她來說,這無疑是一個充滿挑戰(zhàn)與困難的階段。工作中的種種瑣事常常讓她感到手忙腳亂,應接不暇,甚至時常出現(xiàn)一些小差錯。每當遇到問題時,琳兒總會毫不猶豫地向黎兵求助。而黎兵也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她提供幫助,無論是解答疑問還是解決實際困難,都顯得游刃有余。
起初的那幾天,琳兒每天下班回家時心情都頗為低落。工作上的壓力和困擾讓她有些焦頭爛額,疲憊不堪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琳兒逐漸適應了新環(huán)境和工作節(jié)奏,原本的焦慮情緒也漸漸消散。她開始學會如何應對各種問題,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,那種手忙腳亂的感覺也不再那么強烈了。
轉(zhuǎn)瞬間一個月的時間便如流水般匆匆逝去。在這段時間里,琳兒經(jīng)歷了許多,也成長了許多。她逐漸適應了公司的工作節(jié)奏,并且展現(xiàn)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能力。
對于自己分內(nèi)的工作,琳兒已經(jīng)能夠游刃有余地完成。她不僅高效地完成任務,還能保證工作質(zhì)量。她的努力和專注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,大家都對她的表現(xiàn)贊不絕口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琳兒對廣告部的情況也越來越熟悉。她開始了解每個同事的工作職責和工作風格,這讓她在團隊協(xié)作中更加得心應手。然而,在這個過程中,琳兒也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問題。
她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一個人的工作量幾乎相當于其他三個人的總和!這讓她感到有些力不從心,但她并沒有抱怨,而是默默地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。
更讓琳兒感到困惑的是,孫部長經(jīng)常會把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安排給她。這些工作通常都比較緊急,需要在短時間內(nèi)完成。琳兒雖然覺得有些吃力,但她還是盡力去完成每一項任務。
她漸漸發(fā)現(xiàn),其他老員工似乎有一種巧妙的方法來應對這些臨時性的工作。他們會巧妙地將這些工作推給別人,或者找各種借口推脫。
廣告部節(jié)假日都要有人值班,值班表是按照人員輪班排的,琳兒是新來的,排班的時候有點吃虧。
“宮琳兒,你這周末有什么事嗎?”,這天,同事李大姐突然問琳兒,李大姐接近五十歲,矮胖的身材,琳兒和她并沒有什么交往,只是見面打個招呼,點個頭而已。
“李大姐,我這個周末沒有什么事啊,想在家休息一天”,琳兒禮貌的回答,“琳兒啊,這周末我家孩子考試,我怕孩子發(fā)揮不好,我得陪他一起去,你幫我值一下班吧”,“下回你值班,我替你值一下也行”,“謝謝你了”,李大姐的嘴像連珠炮一樣,琳兒沒插上嘴,等李大姐說完了,琳兒平靜的說,“沒事,那我?guī)湍阒蛋?,沒關系”,李大姐拍了拍琳兒的肩膀,“辛苦你了”,說完就走開了。
吃一塹,長一智。轉(zhuǎn)眼間,快到中秋節(jié)了,辦公室另外一位老員工,和李大姐一樣,沒事過來找琳兒聊天,聊著聊著,突然問琳兒,“你家是外地的吧,中秋節(jié)不回家吧?”,琳兒突然明白了,醉翁之意不在酒,她肯定是想讓自己和她換班,于是,琳兒說,自己的父母從老家過來,與自己一起過節(jié),只能呆一天,她要陪父母過節(jié),同事聽完琳兒的話,悻悻的走了。琳兒學會了拒絕,不再是那個只會點頭的小姑娘了。
琳兒的性格不是太張揚,不會主動與同事聊天,更多的時候是傾聽,自然也不會議論領導和同事的是非,琳兒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,工作態(tài)度又很端正,跟大家的工作配合也很好,時間久了,大家對琳兒的印象都很好。
琳兒是個漂亮的姑娘,男同事們都歡找琳兒聊天,并有意無意的接近她,慢慢的,一個同事進入了琳兒的視線。
這是一只能與琳兒結(jié)伴飛翔的海鷗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