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鑒會一戰(zhàn)成名,“云裳”這個名字,一夜之間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。
蘇繡坊的門檻幾乎被踏破,無數(shù)人揮舞著銀票,想要定制一件“云裳”的衣服。
但我卻讓秦姑掛出了“暫停營業(yè)”的牌子。
“蘇姑娘,這是為何?趁熱打鐵??!”劉員外急得直跳腳。
“越是這個時候,越要穩(wěn)住?!蔽医o他倒了杯茶,不急不緩地說道,“我們賣的是什么?是稀缺性。如果誰都能買到,那它就不值錢了。我們要做的,是吊足她們的胃口。”
我將后續(xù)的計劃娓娓道來。
首先,我們要開一家真正的旗艦店,店面要選在京城最繁華的地段,裝修要極盡奢華,要讓每一個走進去的人,都感覺到尊貴。
其次,我們要實行會員制。不是有錢就能買,必須是我們的會員。而成為會員的門檻,極高。
最后,我們不做成衣,只做高級定制。每一位會員,都將由我親自為她設(shè)計獨一無二的款式,再由秦姑的團隊手工縫制。從量體到設(shè)計,再到試衣,整個流程,都要充滿儀式感。
劉員外聽得眼睛都直了,他雖然不懂什么叫“旗艦店”、“會員制”,但他聽懂了核心——把衣服當成珠寶一樣賣,讓買衣服成為一種特權(quán)。
“高!實在是高!”他一拍大腿,“蘇姑娘,以后你說怎么干,我就怎么干!我那點腦子,在你面前,就是個豬腦子!”
說干就干。
劉員外負責找店鋪、裝修,秦姑則開始擴招繡娘,按照我制定的標準化流程,對她們進行嚴格的培訓(xùn)。
而我,則開始著手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——建立我們自己的供應(yīng)鏈。
云錦雖好,但來源單一,受制于人。我需要更多、更獨特的面料,來支撐我腦中那些天馬行空的設(shè)計。
我的目光,投向了遙遠的西域。
我記得,歷史上的絲綢之路,不僅帶來了財富,更帶來了文化的交融。那里有棉花,有各種獨特的植物染料,有不同于中原的紡織技術(shù)。
那是一片未被開發(fā)的寶藏。
但要去西域,路途遙遠,風(fēng)險極大,必須有一個可靠的商隊。
就在我為此事發(fā)愁時,一個意想不到的人,找上了門。
是三皇子。
他沒有帶隨從,一個人悄悄地來到了蘇繡坊。
“蘇姑娘,久聞大名?!彼┲簧肀惴?,少了皇子的威嚴,多了幾分溫文爾雅的書卷氣。
“民女參見三殿下?!蔽腋I硇卸Y,心中卻在飛速盤算著他的來意。
“不必多禮?!彼摲鲆话眩_門見山地說道,“我今日來,是想與蘇姑娘談一筆生意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