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在油鍋的滋啦聲和硬幣的碰撞聲中,悄然滑入盛夏。梧桐鎮(zhèn)悶熱潮濕,蟬鳴聒噪,但溫卿攤子前的人氣,卻比這天氣更加火熱。
半年的苦心經(jīng)營,她的“河灘小餅攤”早已名聲在外,成了梧桐鎮(zhèn)口一道獨特的風(fēng)景線。那金黃油亮的薄餅,夾著爽脆咸香的蘿卜絲或薺菜,配上夏天冰鎮(zhèn)過的清甜綠豆湯,成了趕路人、工人和附近居民最經(jīng)濟實惠又撫慰人心的選擇。
溫卿的付出得到了最直接的回報。她藏在墻縫深處的鐵皮糖果盒,早已不堪重負。里面的硬幣和毛票,從最初薄薄一層,到后來塞得滿滿當當,再到如今,不得不換成更大更結(jié)實的餅干鐵盒。每天收攤后,在破屋那盞昏暗的煤油燈下數(shù)錢,成了溫卿一天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。
“一毛,兩毛……五毛……一塊……一塊五……”清脆的硬幣聲和紙張摩擦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悅耳。汗水浸濕的衣衫貼在身上,手臂因長時間的勞作而酸痛,但看著那些沾著油漬、浸透汗水的錢幣在燈光下堆疊起來,溫卿的眼中只有專注和喜悅。
這天傍晚,生意格外好。碼頭那邊剛卸完一批貨,十幾個渾身汗水泥污的工人結(jié)伴而來,每人要了兩張餅加一碗綠豆湯。溫卿一個人忙得如同旋轉(zhuǎn)的陀螺,攤餅、盛湯、收錢,動作快得幾乎帶出殘影。爐火烤得她臉頰通紅,汗珠沿著下巴不斷滴落,但她手上的動作沒有絲毫遲滯,臉上的笑容也始終真誠。
當最后一位客人拿著餅和湯心滿意足地離開,天色已經(jīng)擦黑。溫卿疲憊地舒了口氣,顧不上酸痛的手臂和僵硬的腰背,趕緊將攤子收拾干凈,搬回院子。她迫不及待地拿出那個沉甸甸的餅干鐵盒,坐到煤油燈下,開始清點今天的收入。
硬幣叮當作響,毛票被仔細捋平。她數(shù)得異常認真,一遍,兩遍。
當最終的數(shù)字清晰地呈現(xiàn)在眼前時,饒是溫卿早有心理準備,心臟還是猛地漏跳了一拍,隨即劇烈地跳動起來。
一百零三塊七毛五分!
日入過百!
在這個普通工人月工資不過三四十塊的年代,在一個偏遠小鎮(zhèn)的小吃攤上,這個數(shù)字無異于一個爆炸性的“神話”!它像一道驚雷,瞬間驅(qū)散了溫卿所有的疲憊,一股滾燙的熱流從心底直沖頭頂,讓她握著錢的手指都微微顫抖。
半年!僅僅半年!從身無分文、赤手空拳逃回這個破敗的老宅,到如今日進百元!這不僅僅是錢的積累,更是對她重生以來所有努力、所有汗水、所有咬牙堅持的至高肯定!證明了她選擇的道路是對的!證明了她溫卿,靠自己的一雙手,也能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,活出個人樣!
巨大的喜悅?cè)缤顺卑銢_擊著她,讓她幾乎要落下淚來。她緊緊攥著那沓厚厚的毛票,感受著它們沉甸甸的分量,仿佛攥住了自己沉甸甸的未來。
然而,這驚人的財富,也像黑夜中的明燈,太過耀眼,不可避免地吸引了更多、更貪婪的目光。
溫卿日入百元的消息,如同長了翅膀,一夜之間就飛遍了梧桐鎮(zhèn)的大街小巷。震驚、羨慕、嫉妒、貪婪……種種復(fù)雜的情緒在小鎮(zhèn)上空交織彌漫。
“聽說了嗎?河灘那破屋的溫卿,一天能掙一百多塊!”
“真的假的?我的老天爺!那一個月不得三四千?比縣長掙得還多吧?”
“嘖嘖,一個小丫頭片子,賣幾張破餅,咋能掙那么多錢?該不會是……”
流言開始滋生,帶著酸腐和惡意的揣測。
“誰知道她那錢干不干凈?一個姑娘家,天天拋頭露面的……”
“聽說她跟碼頭那幫扛大包的走得挺近……”
“她家那破房子,指不定藏著啥見不得人的東西呢!”
這些流言蜚語,溫卿在出攤時,總能從那些躲躲閃閃、欲言又止的目光和刻意壓低的議論中感受到。她心中冷笑,面上卻依舊平靜如水,該攤餅攤餅,該收錢收錢,仿佛什么都沒聽見。她知道,這些閑言碎語傷不了她分毫,真正需要警惕的,是那些被巨額財富刺激得紅了眼的、蠢蠢欲動的豺狼。
果然,麻煩接踵而至。
先是鎮(zhèn)上稅務(wù)所一個姓趙的小干事,突然變得格外“關(guān)心”她這個小攤,隔三差五就過來“檢查”,話里話外暗示她“收入這么高,稅可不能少交”,甚至暗示可以“通融”。溫卿每次都不卑不亢,將每天的收入流水(她自己用一個小本子詳細記錄著)和繳納的定額攤位費收據(jù)拿出來給他看,賬目清晰明了,讓那趙干事抓不到任何把柄,只能悻悻離開。
接著,是幾個自稱“工商管理”的人,突然說她的攤子“衛(wèi)生不合格”,要她停業(yè)整頓。溫卿二話不說,直接拿著自己攤位的照片(她特意請鎮(zhèn)上一個會照相的老師傅拍了幾張,展示她干凈整潔的操作環(huán)境)和食客們的聯(lián)名信(她早有準備,找了一些熟識的老顧客簽名),找到了鎮(zhèn)公社那位正直的王文書。王文書早就聽說過溫卿這個小姑娘的勤勞和硬氣,又親眼看到照片和聯(lián)名信,當場就把那幾個假冒工商、實則是癩頭三找來搗亂的地痞訓(xùn)斥了一頓,轟了出去。
這些明槍暗箭,都被溫卿以超乎年齡的冷靜和縝密的準備一一化解。她就像一株在風(fēng)雨中頑強生長的野草,不僅沒有被摧垮,反而在一次次的打壓中,根系扎得更深,枝葉更加舒展。
但溫卿明白,這僅僅是開始。日入百元,在這個封閉的小鎮(zhèn),已經(jīng)觸碰到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經(jīng)天花板。她這個小攤的潛力,幾乎被挖掘到了極限。梧桐鎮(zhèn)這個池塘,已經(jīng)容不下她這條想要化龍的魚了。她必須走出去,去更大的天地,尋找更廣闊的舞臺,才能真正擺脫這些無休止的糾纏和覬覦。
餅干鐵盒里的錢,不再是簡單的積蓄,而是一張通往更廣闊天地的船票。溫卿的目光,越過梧桐鎮(zhèn)低矮的屋脊,投向了南方那片傳說中正在發(fā)生翻天覆地變化的、充滿機遇的土地——鵬城。她知道,那里,才是她真正的戰(zhàn)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