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后的生活漸入佳境。蘇念接下一部國際合拍片,需要在歐洲拍攝三個月。這次,她決定帶著全家一起去——既不影響工作,又能兼顧家庭。
“就當是度蜜月加工作吧。”她笑著對陸澤說。
在巴黎租下的公寓里,他們過著半工作半休假的生活。白天蘇念去片場時,陸澤就帶著孩子們探索這座城市——盧浮宮、埃菲爾鐵塔、塞納河游船,將教育融入旅行中。
一個周日下午,一家人正在蒙馬特高地寫生,子睿突然指著不遠處:“那個阿姨一直在看我們?!?/p>
蘇念順著方向看去,只見一個亞洲面孔的中年女子慌忙別開視線,匆匆離去。她心中隱隱不安,但沒多想。
幾天后,這種被窺視的感覺再次出現(xiàn)。這次是在他們常去的咖啡館,蘇念明確感覺到有視線追隨自己,但每次回頭都找不到來源。
“可能是狗仔隊?!标憹砂参克澳悻F(xiàn)在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,被跟蹤很正常?!?/p>
但蘇念的直覺告訴她,沒那么簡單。
真相在一個雨天揭曉。拍攝因天氣取消,蘇念提前回家,在公寓樓下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——那個亞洲女子撐傘站在雨中,似乎鼓足勇氣想要按門鈴。
“請問您找誰?”蘇念用英語問。
女子轉(zhuǎn)過身,露出一張與蘇念有幾分相似的臉。她張了張嘴,聲音顫抖:“小念...我是媽媽?!?/p>
時間仿佛靜止了。蘇念愣在原地,看著這個自稱是她母親的陌生女子。記憶中的母親早已模糊——她六歲時父母離異,母親遠走國外,再無音訊。
“你可能不記得我了...”女子眼中含淚,“我是文雅?!?/p>
客廳里,氣氛凝重。陸澤體貼地帶著孩子們?nèi)ヅP室玩耍,給母女倆獨處空間。
文雅捧著熱茶,講述這些年的經(jīng)歷:她再婚后定居法國,育有一子,但婚姻并不幸福。一年前丈夫病逝,她偶然在雜志上看到蘇念的報道,才知道女兒已成為國際影星。
“我一直關注著你,知道你們來巴黎拍戲,就忍不住...”文雅哽咽道,“對不起,小念,當年離開你非我所愿?!?/p>
蘇念心情復雜。她曾怨恨母親拋棄自己,但看到眼前這個蒼老憔悴的女人,恨意竟消散大半。
“你后來...過得好嗎?”她最終問。
文雅苦笑:“談不上好或不好,就是生活。你父親...他還好嗎?”
“他五年前去世了?!碧K念輕聲說,“癌癥。”
文雅愣住,淚水無聲滑落:“是嗎...他走時痛苦嗎?”
“很安詳?!碧K念猶豫片刻,補充道,“他臨終前說,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?!?/p>
這句話擊潰了文雅的心理防線。她掩面痛哭,多年的委屈與遺憾傾瀉而出。
那天晚上,蘇念失眠了。陸澤輕輕摟住她:“打算相認嗎?”
“我不知道?!碧K念嘆息,“她畢竟拋棄了我那么多年。”
“人是會犯錯的,也會后悔?!标憹蓽厝岬卣f,“重要的是現(xiàn)在和未來。如果你愿意給她機會,我和孩子們都會支持你?!?/p>
第二天,蘇念約文雅見面。開誠布公地談過后,她了解到母親當年的苦衷——父親家暴成性,母親不得已才逃離,原本想穩(wěn)定后就接走她,但父親斷絕了所有聯(lián)系。
“我不求你原諒,只希望能偶爾看看你,看看外孫...”文雅懇切地說。
蘇念最終心軟了。她邀請文雅共進晚餐,介紹給陸澤和孩子們。
“這是媽媽的媽媽,你們要叫外婆。”她對兩個孩子說。
子軒和子睿好奇地打量著文雅,乖巧地喊了聲“外婆”。文雅激動得熱淚盈眶,從包里掏出兩個精心準備的禮物——手工編織的毛衣。
“我不知道尺寸合不合適...”她不好意思地說。
蘇念心中一動。母親還記得她最擅長編織,小時候常為她織各種毛衣。
晚餐氣氛意外融洽。文雅雖然拘謹,但看得出是真心想彌補。她記得蘇念所有口味偏好,甚至帶來了她小時候最愛吃的自制醬菜。
“你居然還記得...”蘇念驚訝道。
“關于你的一切,我都記得?!蔽难叛壑虚W著淚光。
臨別時,蘇念輕聲說:“下周孩子們學校有表演,如果你有空...”
“有空!我當然有空!”文雅連忙答應,生怕她反悔。
看著母親雀躍離去的身影,蘇念心情復雜。陸澤握住她的手:“做得好。”
與母親和解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。多年的隔閡需要時間消除,但蘇念嘗試著邁出第一步——每周與母親通一次視頻電話,偶爾共進午餐。
她發(fā)現(xiàn),文雅其實是個有趣的人,對藝術有獨特見解,甚至能為她的表演提供靈感。
一個月后,文雅邀請他們到家里做客。她住在巴黎郊區(qū)一棟溫馨的小房子里,墻上掛滿了自己的畫作。
“我不知道你還會畫畫?!碧K念驚訝地說。
“離婚后學的。”文雅微笑,“有時候痛苦也能開出藝術的花。”
那天下午,她們像普通母女一樣喝茶聊天,分享彼此的生活。蘇念了解到母親再婚后的不幸,以及她如何通過藝術治愈自己。
“你比我堅強?!碧K念由衷地說。
文雅搖頭:“不,你才是真正的強者。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重返巔峰,還培養(yǎng)了兩個優(yōu)秀的孩子。我以你為榮,小念。”
這句話讓蘇念眼眶發(fā)熱。等了三十年,她終于等到了母親的認可。
回國前夕,文雅來送行,送給蘇念一本厚厚的相冊——里面全是她從小到大的剪報,從第一次登臺到榮獲影后的每一個重要時刻。
“我錯過了你的成長,但從未停止關注你。”文雅含淚說,“以后不會錯過了,我保證?!?/p>
機場告別時,蘇念主動擁抱了母親:“保重身體,有空來中國看我們?!?/p>
飛機上,看著逐漸變小的巴黎城,蘇念靠在陸澤肩上:“謝謝你鼓勵我給她機會。”
“家人就是這樣吧。”陸澤輕吻她的額頭,“即使曾經(jīng)走散,終究會找到回家的路?!?/p>
回到國內(nèi),蘇念面臨一個新的選擇——一部關于母女關系的劇本找上門來,導演希望她不僅能主演,還能參與編劇。
閱讀劇本時,蘇念淚流滿面。故事與她的經(jīng)歷驚人相似——一個被母親拋棄的女兒,多年后與母親重逢、和解的過程。
她接受了邀請,并請母親來做顧問。文雅欣然答應,專程飛來中國,住在蘇念家隔壁的客房。
那些日子,家里充滿歡聲笑語。文雅與孫子們建立了深厚感情,每天接送他們上下學,教他們法語和繪畫。晚上,母女倆一起討論劇本,常常聊到深夜。
電影拍攝過程中,蘇念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融入表演,許多場景幾乎是一遍過,因為那不只是演戲,而是心靈的釋放。
最動人的一場戲是母女重逢——蘇念演繹的復雜情緒:怨恨、猶豫、渴望、最終原諒,讓全場工作人員落淚。
導演喊cut后,站在場外圍觀的文雅走上前,緊緊擁抱女兒:“對不起,謝謝你?!?/p>
電影命名為《回響》,上映后引發(fā)廣泛共鳴,不僅票房大賣,更讓許多有類似經(jīng)歷的觀眾找到情感出口。
頒獎季,《回響》橫掃各大獎項。最令人驚喜的是,文雅獲得最佳原創(chuàng)劇本獎——蘇念堅持將母親的名字列為共同編劇。
領獎臺上,文雅激動得語無倫次:“這是我人生最意外的禮物...感謝我的女兒,教會我愛與原諒。”
臺下,蘇念微笑著流淚鼓掌。陸澤一手摟著她,一手抱著已經(jīng)睡著的子軒,子睿則興奮地拍照記錄。
事后采訪中,記者問蘇念如何評價與母親的關系修復。
她沉思片刻,回答:“就像我們的電影名字——愛會在時空中產(chǎn)生回響,即使遲來多年,依然能觸動心靈。”
如今,文雅一半時間住在中國,一半時間在法國。她成了孩子們最愛的外婆,也是蘇念最好的朋友和顧問。
一個周末的午后,蘇念看著母親在花園教孩子們畫畫的背影,突然感慨:“有時候,人生最意外的轉(zhuǎn)折,會帶來最珍貴的禮物?!?/p>
陸澤從身后抱住她:“而你是我最珍貴的禮物,永遠都是?!?/p>
陽光灑在一家人身上,溫暖而明亮。經(jīng)歷了分離與重逢,怨恨與原諒,他們終于明白:愛的回響,永遠不會太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