崎嶇不平的山路上,一道人影正艱難跋涉。蘇忠烈太老了。由于沒了驢子代步,
本就腿腳不便的他,幾乎每走幾步路都得靠在路邊休息一會兒。饒是如此,一個多時辰下來,
蘇忠烈已經(jīng)累的上氣不接下氣,胸腔跟破風箱一樣不停顫動。黑龍軍軍旗被他抗在肩頭,
恍若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可他沒有退縮,沒有止步,眼中有的,只是堅定!
因為他知道,若是這次自己不堅持,不替老友和養(yǎng)孫伸張正義,那這輩子就沒機會了!
他必須趁著還有一口氣在,趕到邊軍駐處!在蘇忠烈為國從戎的四十載漫長歲月里,
他從未想過,有朝一日會用上自己曾經(jīng)的軍功和榮譽。甚至,帶上十八萬黑龍軍英靈,
為自己謀求什么。他一不愛財,二不貪權(quán)!他有的,只是一顆拳拳愛國之心,為保家衛(wèi)國,
百姓安寧付出一切!可如今,他不得不如此做!老將遲暮。蘇忠烈訴冤無門,
只能用這種極端之法!他誓要讓吳天雄等人為此付出代價!又走了兩個多時辰,
蘇忠烈總算跌跌撞撞看到了不遠處的城門。他已經(jīng)快要累癱在地,卻一刻也不肯停歇!
要去到邊軍駐處,必須得通過縣城,由南門進西門出,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東籬村距離青陽縣城不過十幾里路,就算山路難走,尋常人走上一個多時辰也能輕松抵達。
可蘇忠烈,卻走了足足四個時辰!他出發(fā)時日上當頭,達到之時,已暮色漸深。
當蘇忠烈扛著旗走進城門時,這古怪的一幕,立時引得行人注目。原本喧鬧的叫賣聲,
與四處高掛的猩紅燈籠,像是被定格靜音了一般。他們都愣愣盯著眼前這個,因為勞累過度,
臉上已經(jīng)蒼白的沒有一絲血色的老人。這是……一個鄉(xiāng)下老人,大晚上的不回去,
扛著一面破旗在外面走什么呢?他的家人呢,難道就一點不擔心嗎?眾人都有些好奇。
有好心人上前去問蘇忠烈是不是迷路了,得來的只是沉默。也有人架著馬車路過,
問蘇忠烈想去哪兒可以捎他一程,卻仍舊被拒絕。蘇忠烈似乎已經(jīng)陷入了某種執(zhí)念的魔怔。
他繼續(xù)伏著腰,蹣跚往前。眾人有些同情蘇忠烈,也猜到他肯定是經(jīng)歷了什么慘無人道之事。
他們也想看看這老人究竟是想去何處,要干什么。于是,眾人下意識地打著火把聚在一起,
慢慢跟著老人往前走……而這一幕,恰巧被一隊巡邏的衙役給看到。他們不是別人,
正是白天在酒樓拿刀架在蘇忠烈脖子上,逼他放了吳天雄的那幾人!幾人一看蘇忠烈這架勢,
大感疑惑之余,連忙派了一人回去通風報信??h衙二堂內(nèi)。趙春和為了討好吳天雄,
不僅讓人送來了一桌美食酒水,還把怡紅院的幾個頭牌,也給強行叫了過來作陪。
好好的一個神圣衙門之地,被他一番操作,弄的四處是流水鶯歌,烏煙瘴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