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群官員異口同聲,統(tǒng)一了口徑。
朱由檢聽到了這樣的辦法,一下子就給氣笑了。
“這就是你們這些文武百官,想出來的辦法嗎?!?/p>
“征收未來三年的銀子,虧得你們想的出來。”
“就憑百姓手中的那點銀子,還能夠交得起稅嗎!”
“交不起銀子怎么辦,是不是要造反?”
“趴在百姓的身上吸血,處處壓榨那些普通百姓,讓他們活不下去。”
“你們是想讓朕當(dāng)昏君,當(dāng)亡國之君嗎?!?/p>
“這樣的行為,簡直是動搖我大明根基!”
“蠢貨,愚不可及的玩意兒!”
朱由檢咬牙切齒的痛罵。
這番話不可謂不重。
又是王國,又是動搖大明根基,還牽連著造反。
魏藻德一群人根本就不敢接話茬,只能不斷的跪在地上磕頭。
“皇上息怒,皇上息怒。”
“可除了從百姓手中征收銀子以外,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。”
“如果沒有銀子的話,軍隊的士兵們不打仗?!?/p>
“皇太極以及李自成等人,將會不斷的禍害大明?!?/p>
“官員們沒有相應(yīng)的俸祿,各種政令都沒辦法推行下去?!?/p>
“沒有辦法賑災(zāi),成千上萬的災(zāi)民只能餓死。”
“我大明帝國的處境,恐怕更加堪憂啊?!?/p>
“是啊,皇上?!?/p>
“一切以大明帝國的大局著想,只能苦一苦那些百姓?!?/p>
“沒辦法交齊三年的賦稅,哪怕是提前征收一年或者兩年的也行啊?!?/p>
“請皇上為大局考慮!”
一群官員們找著各種借口。
想方設(shè)法的就要提前征收賦稅,從百姓的身上壓榨銀子。
眼看著這一個個的官員,一提到銀子就想搜刮普通百姓。
一群人絲毫沒有提及自己,以及世家和商人。
果然。
官商勾結(jié),都是一群利益團體。
這些人又怎么可能舍得,把自己兜里的銀子掏出來呢。
這不是貪官污吏是什么。
朱由檢心里面越發(fā)的冰冷,滿朝的文武百官,竟然沒有一個可用的。
這也怪前身當(dāng)皇帝的時候,只會被一群文官牽著鼻子走。
那些真正對大明有用的人,都已經(jīng)被調(diào)離朝堂了。
要么就被處決掉,這才有現(xiàn)在的局面。
愚蠢。
真是愚蠢。
朱由檢在心里面暗罵了幾句。
前身做的苦,現(xiàn)在由他來承受。
想到了這些的朱由檢,此時此刻也不裝了。
他冷眼看著眾多的文武百官,抬手打斷官員的借口。
“夠了,這些理由朕已經(jīng)聽煩了?!?/p>
“后金人,反賊等等,全都是我大明帝國的禍害?!?/p>
“軍隊、官員以及眾多的災(zāi)民,都需要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和糧食?!?/p>
“大明百姓們過的就已經(jīng)夠苦了,從他們手中提前征稅的事情,就此作罷吧?!?/p>
“朕不同意?!?/p>
一聽到朱由檢不同意,從百姓的手中征收銀子。
魏藻德、陳演一群人,模樣都帶著幾分不解。
這不應(yīng)該呀。
按照自家皇上以往的風(fēng)格。
知道大明現(xiàn)在的處境有多么的糟糕,一定會苦一苦百姓的。
可今天確實不一樣了,屬實是有些反差。
一個個官員們下意識的,就想再勸說一番。
只不過還沒等他們開口,朱由檢接下來的話就讓眾多官員急了。
“各位愛卿,你們是朝廷選拔的人才?!?/p>
“能夠站在朝堂上的,也都是我大明帝國的支柱。”
“雖然說不用從百姓手中征收銀子,但缺口的問題依然存在。”
“朕這里有解決的辦法?!?/p>
“ 第一個是讓眾位愛卿,都把家里面的銀子捐出來,用來報效朝廷?!?/p>
“第二個是征收商業(yè)稅,我大明帝國自古以來的商稅不高,這方面一直沒收上多少銀子?!?/p>
“可是在朕看來,一群商人們一個個的富得流油?!?/p>
“這些年商業(yè)繁榮, 加征商稅應(yīng)該能征收到不少。”
“從這兩方面入手,路子已經(jīng)擺在眾位愛卿面前了?!?/p>
“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(nèi),看到最多的銀子?!?/p>
朱由檢直接說出解決的方案。
果斷跟官員們攤牌的他,說完以后就這樣靜靜的看著。
一個個大明普通的百姓,幾乎是窮的叮當(dāng)響。
這些人的身上才有幾個錢呀,征收都征不了多少。
而且中途還有眾多官員經(jīng)手 ,收到的銀子要被貪污一大半。
既然如此,那就直接從官員和商人入手。
朱由檢說完以后,朝堂上一片寂靜。
張開嘴巴的官員們,一時之間都面面相覷。
一群人跪在了原地,這才猛然的驚醒過來。
什么!
自己家的皇上說了什么!
讓他們這些官員捐款,加征商業(yè)稅!
這可不行。
這兩條搞銀子的路子,就是割他們這些人的血。
站在朝堂上的人,誰沒有跟商人勾結(jié)呀。
誰的背后,沒有站著家族?
這些年憑借著他們的關(guān)系,撈到了眾多的銀子。
這是他們的銀子啊,跟朝廷有什么關(guān)系。
身為大明朝堂的官員,可不意味著真的要把銀子奉獻出來。
沒有了銀子,他們這些官員吃什么喝什么。
還怎么好好享受奢華的生活。
這么多年當(dāng)官,好不容易撈了那么一點銀子。
要是現(xiàn)在捐出去的話,那這官不就白當(dāng)了嗎。
辛辛苦苦多年,誰都不愿意把銀子拿出來。
更不愿意朱由檢征收商業(yè)稅,因為他們都知道商業(yè)稅有多么的龐大。
那些商人確實富的流油,每年都少不了相應(yīng)的孝敬。
背后還有一定的分城呢。
想到了這些的官員們,警醒過來以后。
一個接著一個的在朝堂上, 痛哭流涕的哭窮和勸說。
“皇上,皇上?!?/p>
“不是老臣不愿意捐銀子,不是不愿意報效朝廷?!?/p>
“而是老臣這些年以來,都依靠著俸祿而活,養(yǎng)活一大家子就很困難了,根本沒有多余的銀子?!?/p>
“皇上臣也一樣,你也知道臣一直以來就是個清官、兩袖清風(fēng),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銀子拿出來?!?/p>
“如果真要捐的話,最多只能捐個100兩銀子,對比朝廷的缺口來說是九牛一毛,怕捐出來讓人笑話?!?/p>
“皇上,微臣一直以來家境貧寒,有心想要捐銀子報效朝廷,可實在沒有那個能力啊?!?/p>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