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室之內(nèi),檀香裊裊,卻壓不住陳玄周身那日益渾厚圓融的氣血奔涌之聲。骨髓深處那新生的源泉,在朝陽紫氣的持續(xù)滋養(yǎng)下,如同被注入了不竭的活力,汩汩流淌出愈發(fā)精純、凝練如汞漿的氣血。這些氣血奔流于堅韌通暢的經(jīng)脈之中,滋養(yǎng)著每一寸筋骨皮膜,洗滌著臟腑,更潛移默化地淬煉、凝實著他的精神意志。
《元始道武經(jīng)》筑基篇的輪廓,在他心中愈發(fā)清晰。其核心,便是“固本培元,煉精化氣,煉氣合神,神與天地通”。這并非空泛的理念,而是他身體力行、步步印證的道路。每一次釣蟾勁吞納紫氣,每一次八卦步契合地勢,每一次化勁流轉淬煉自身,都在為這“本”添磚加瓦。
隨著根基的日益深厚,一種微妙的變化,正在陳玄身上悄然發(fā)生。
那并非刻意散發(fā)的威壓,亦非凌厲逼人的氣勢。而是一種源自生命本源的、磅礴而內(nèi)斂的**生機**,與他自身圓融無礙的化勁修為、以及日益契合天地自然的“道韻”,完美地交融在一起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、難以言喻的氣息。
這氣息沉靜、渾厚、圓融,如同深埋地底的溫潤美玉,又如歷經(jīng)滄桑的古木,帶著一種歷經(jīng)淬煉后的返璞歸真。它并不張揚,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陳玄周身數(shù)丈內(nèi)的環(huán)境。他所過之處,空氣仿佛都變得更加清新,草木似乎也舒展了幾分枝葉。
這一日,陳玄并未前往慣常的幽谷,而是循著一種冥冥中的感應,踏入了終南山深處一條罕有人跡的獸道。此地古木參天,藤蔓虬結,腐葉堆積深厚,空氣中彌漫著原始森林特有的、混合著草木清香與野獸氣息的味道。
他步履從容,八卦步踏出,身形如同融入林間光影的游魚,無聲無息。精神感知鋪開,方圓三十丈內(nèi)的一切動靜纖毫畢現(xiàn)。他能“聽”到松鼠在枝頭跳躍啃食松果的悉索,能“聽”到毒蛇在腐葉下緩緩滑行的沙沙,能“聽”到遠處溪流撞擊巖石的淙淙。
然而,當他的身影出現(xiàn)在獸道之上時,原本活躍的叢林,仿佛瞬間按下了靜音鍵!
前方不遠處,一只正在啃食新鮮苔蘚的灰毛野兔,長長的耳朵猛地豎起,紅寶石般的眼睛瞬間瞪圓!它并非看到陳玄,而是源自血脈深處最本能的預警!那是一種面對食物鏈頂端掠食者時才會有的、深入骨髓的恐懼!它甚至來不及發(fā)出任何聲音,后腿猛地一蹬,化作一道灰色的影子,頭也不回地竄入茂密的灌木叢深處,消失不見。
陳玄腳步未停,繼續(xù)前行。
繞過一片巨大的蕨類植物叢,眼前景象讓他微微一怔。
只見前方十丈開外,一頭體長近丈、毛色斑斕、威猛雄壯的成年吊睛白額猛虎,正慵懶地趴臥在一塊平坦的巖石上曬太陽。這山中霸主似乎剛剛飽餐一頓,神態(tài)悠閑。當陳玄的身影出現(xiàn)在它視野邊緣時,猛虎琥珀色的獸瞳瞬間收縮,巨大的頭顱猛地抬起,喉間發(fā)出一聲低沉而充滿警告意味的咆哮:“吼——!”
這咆哮聲在寂靜的林間回蕩,充滿了領地霸主不容侵犯的威嚴!
然而,咆哮聲尚未落下,猛虎那原本充滿兇戾與警惕的眼神,卻在觸及陳玄身影的剎那,發(fā)生了劇變!
它龐大的身軀猛地一僵!
那是一種源自生命本能的、遠超面對普通威脅的悸動!它沒有感受到獵物的氣息,也沒有察覺到刻意的敵意。但陳玄身上散發(fā)出的那種沉靜、渾厚、仿佛與這片古老山林渾然一體的獨特道韻,以及那磅礴內(nèi)斂、如同烘爐般生生不息的磅礴生機,讓它血脈深處屬于掠食者的兇性瞬間冰消瓦解!
取而代之的,是一種難以言喻的…**敬畏**!
它感覺自己面對的,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座亙古長存的巍峨山岳!是一株根系深扎大地、枝葉遮蔽蒼穹的古老神樹!是這片山林意志的某種化身!
“嗚…” 喉間的咆哮瞬間化為一聲帶著顫音的、如同幼獸般的低嗚。猛虎龐大的身軀緩緩低伏下來,如同朝拜般,將巨大的頭顱深深埋在前爪之間。那雙琥珀色的獸瞳中,兇光盡褪,只剩下濃濃的敬畏與臣服。它甚至不敢直視陳玄,巨大的身軀微微顫抖著,尾巴緊緊夾在股間,發(fā)出低低的、近乎嗚咽的聲音。
陳玄腳步依舊從容,如同沒有看到這頭山中霸主一般,沿著獸道,從低伏的猛虎身旁數(shù)丈外平靜走過。那猛虎自始至終,未曾抬頭,更無半分攻擊或示威的意圖,只是將身軀伏得更低,仿佛在恭送一位不可揣度的存在。
陳玄心中了然。這并非懾服,而是百獸憑其最原始、最純粹的本能,感知到了他體內(nèi)那超越凡俗的磅礴生機與自然道韻,生出的敬畏與親近。
他繼續(xù)深入。行至一處掛滿野葡萄藤的崖壁下,幾只正在藤蔓間嬉戲打鬧的猿猴發(fā)現(xiàn)了他。這些機敏的生靈初時驚慌,紛紛發(fā)出尖銳的示警聲,迅速攀上高處巖縫,警惕地注視著下方。
然而,當陳玄走近,他身上那股獨特的氣息彌漫開來時,猿猴們的躁動和警惕迅速平復。它們不再尖叫,反而安靜下來,眨巴著靈動的眼睛,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氣息讓它們感到莫名舒適安心的“兩腳獸”。
其中一只體型稍大、似乎是首領的灰毛老猿,遲疑了片刻,忽然發(fā)出一聲短促的鳴叫。它伸出毛茸茸的手臂,從身旁一串熟透的野葡萄上,小心翼翼地摘下幾顆最大最飽滿、紫得發(fā)黑的果實。然后,它攀著藤蔓靈巧地滑下,在距離陳玄數(shù)步遠的一塊巖石上停下。
老猿沒有靠近,只是將那幾顆晶瑩剔透、散發(fā)著清甜香氣的野葡萄,輕輕地放在巖石上。它沖著陳玄的方向“吱吱”叫了兩聲,聲音不再尖銳,反而帶著一絲溫和與善意,仿佛在說:“給你,好吃的?!?做完這一切,它才敏捷地轉身,重新攀上高處的巖縫,和其他猿猴一起,安靜地目送陳玄離去。
陳玄看了一眼巖石上那幾顆還帶著晨露的新鮮野果,嘴角勾起一絲微不可察的笑意。他并未取走,只是對著巖縫上那些好奇張望的猿猴微微頷首示意,便繼續(xù)前行。
道韻自生,百獸敬畏。
這敬畏,非是源于恐懼的壓制,而是源于對那磅礴生機與自然契合之道的本能親近與向往。如同草木向陽,百川歸海。
一路行來,再未遇到任何野獸的襲擾或驚逃。蛇蟲潛蹤,猛獸低伏,鳥雀無聲。他仿佛成為了這片原始山林中一個和諧的音符,一個被所有生靈本能接納的“同類”。
陳玄的心神,在這萬籟俱寂卻又生機勃勃的山林中,變得更加空明澄澈。他感受著自身氣血奔涌的韻律,感受著精神與天地元氣的絲絲共鳴,感受著那份與萬物和諧共處的道韻流轉。
《元始道武經(jīng)》筑基篇中關于“煉氣合神,神與天地通”的模糊理念,在此刻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與真切。這“通”,并非強行掌控,而是水到渠成的融入與共鳴。
他行至一處視野開闊的山脊,停下腳步,眺望著腳下連綿起伏、蒼翠如海的終南群峰。夕陽的金輝為群山披上一層神圣的光暈。一股難以言喻的暢達之感充盈胸臆。
然而,就在這份寧靜與感悟即將達到頂峰之時——
精神感知的邊緣,一縷極其細微、卻帶著濃烈鐵血與肅殺之意的“氣”息,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,瞬間打破了這份和諧!
那氣息來自極遠處,并非針對他,卻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侵略性與毀滅感!如同冰冷的刀鋒,劃破了終南山寧靜的暮色!
陳玄眉頭微蹙,目光如電,瞬間投向氣息傳來的方向——那是通往山外官道的方向。
“風雨…將至?!?他心中默念,那份剛剛升起的暢達之意,已被一絲冰冷的警兆悄然取代。這終南山的世外清修,恐怕難以長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