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軍人家也不是傻子。
有人就開始分析了。
他們是不是用的是誘敵深入之計???其實把我們騙進來殺?
而且咱們要再往前,補給線也拉長了,對我們太不利了??!
這晉軍不至于這么蠢吧?
于是軍中就有人也想撤退了。
誰曾想楚軍大將子玉不愿意,命令大軍追擊。
大戰(zhàn)在城濮展開了。
這場戰(zhàn)爭之中,晉國的聯(lián)合大軍大約有七萬人,戰(zhàn)車七百乘。
而楚國的聯(lián)合大軍足有十一萬人,戰(zhàn)車一千乘。
楚國大將子玉率中軍(主力軍,皆是楚王室精銳),子西率左軍,子上率右軍,三軍齊發(fā),進攻晉軍。
同時還莊重地宣稱:“晉國這個國家,從今天這一戰(zhàn)后就不存在了!”
晉國這邊,晉國將領胥臣用虎皮蒙在馬身上向楚右軍進攻,楚右軍所騎的馬看到虎皮戰(zhàn)馬,當時就嚇傻了,瘋了一樣在戰(zhàn)場上亂竄,于是楚右軍被徹底擊潰……
晉國大將欒枝則將樹枝綁在戰(zhàn)車后面逃跑,攪得整個戰(zhàn)場煙塵漫天,楚左軍以為這群晉軍在逃跑,于是立刻下令追擊。
隨后,晉國先軫等人立刻率晉軍中軍向著楚左軍攔腰沖殺,直接將楚左軍前后截斷,左右夾擊之下,楚左軍也大?。?/p>
子玉見楚軍已經大敗,急切令中軍撤退,這才避免全軍覆沒。
之后,他帶著殘兵敗將,逃回楚國后,不久自殺身亡。
此戰(zhàn)晉軍獲得大勝。
戰(zhàn)后,他在踐土召集諸侯會盟。
周天子周襄王親自參加了。
不但參加了,還冊封晉文公為“侯伯”,也就是諸侯之長,賜給他禮器、土地,還有“征伐之權”。
靠著智慧、權謀和實力,晉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。
公元前630年。
晉文公聯(lián)合秦穆公出兵攻打鄭國。
給出的理由是,鄭國的國君對晉無禮,且還跟楚國勾勾搭搭。
鄭國的鄭文公恐怕做夢也想不到。
曾經被自己拒之門外的流浪老頭,后來竟然會成為中原霸主。
當時,晉軍駐扎在鄭國東邊的函陵,秦軍駐扎在西邊的氾南,兩國大軍對鄭國形成了夾擊之勢。
鄭國危在旦夕。
鄭文公立刻召集群臣商議對策。
有鄭國大夫佚之狐說:“要是讓燭之武去,那秦國軍隊肯定會撤退!”
鄭文公也顧不得許多了,忙召見燭之武。
燭之武此時已經老了,年紀大了。
他推辭說:“我年輕時候都不如別人,現(xiàn)在都老了,沒用了,您找別人去吧……”
鄭文公也是有點羞愧。
你說人家年輕時不重用人家,到這時候了想起人家來了。
他向燭之武道歉說:“我以前不找你,現(xiàn)在找你,是我的錯好吧?但是鄭國滅亡了你也不好受吧?”
燭之武還是答應了這件差事。
因為鄭國的國都被圍了,所以燭之武連城門都走不了。
怎么辦?
在深夜的時候,鄭國人把老頭用繩子綁著,從城墻上吊了下去。
燭之武見到秦穆公之后,就開始勸說了。
話說勸說別人也是一門藝術。
尤其是人家的實力遠超于你,你原本就需要看人家的臉色生活。
因此。
燭之武雖然開口了,卻并沒有站在鄭國的角度。
而是站在了秦國的利益角度,來分析局勢。
“秦老大啊,您看,我們都知道,鄭國是完蛋了,沒得救了。但是您想想,我們寄了,你們有啥好處沒?”
見秦穆公有點感興趣了。
他繼續(xù)說道:“你說,秦國隔著晉國來占鄭國,就算拿下了,能占得舒服嗎?人家晉國會放著在自己嘴邊的肉不吃嗎?”
“到時候晉國就會一天天變強,您秦國就會一天天變弱!”
“再者說,您把我們小鄭國給留著,要是秦國的人經過鄭國,咱們好吃好喝伺候著,那多美?。 ?/p>
“還有,您老別忘了,之前幫助重耳他弟上位,他弟說好要給你城池的卻又賴賬了,你還擱那相信老晉家啊?不會吧不會吧?我不像別人,我只會心疼秦哥啊!”
秦穆公想了想,覺得說的很有道理。
于是跟鄭國簽訂了盟約后,,留了三個秦國將軍杞子、逢孫、楊孫在鄭國后,退兵回去了。
當然。
秦軍如狼似虎,也不會就這么簡單退兵。
這三位將軍就是秦國留下來監(jiān)視鄭國的。
就像三個真眼一樣。
秦穆公想著早晚會有用處。
聽說秦軍回去了。
晉文公頓時無語了。
不是哥們兒,都說好了的,怎么說變就變?。?/p>
晉國大夫子犯立刻說:“這秦國真氣人??!怎么說,老大,咱們直接追上去干他們!”
晉文公說,算了,要是沒他我也不會有今天。
于是他也退兵回去了。
公元前628年。
流亡在外十九年,以六十二歲高齡登基,在位八年的晉文公姬重耳去世了。
晉文公在治理晉國期間,確立了“六卿”(中軍、上軍、下軍,各設將佐)的制度。
他將權力分散給了各個功臣與宗族,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。
在經濟上,他減輕賦稅,修復水利,極大地改善了民生,重振了晉國經濟。
他去世后,公子歡即位,史稱晉襄公。
……
“哇,這真的是一代雄主了!”
“老頭太慘了,四十多歲還在流浪!”
“難道不是神奇嗎!六十多歲登基,僅僅在位八年,竟然能掙下如此功業(yè)!”
“是啊,還成為了中原霸主!”
“笑死,為什么還有躺平的橋段!”
“多虧了老婆的鞭策了!哈哈哈!這老婆也太好了!”
“還被人偷窺洗澡,太窩心了……”
“流亡時吃的苦,全都是霸業(yè)的墊腳石?。 ?/p>
“說實話真的激勵到我了,做大事什么時候都不晚啊!”
……
看到晉文公的生平,網上的網友們都在紛紛討論著。
主持人冰冰也將目光投向了評委席的錢教授。
“錢教授,我們這邊收到了一些觀眾提問,您能不能幫忙解答一下?”
錢教授點了點頭。
于是。
一個觀眾站了起來:“錢教授,我很想知道,晉國的那個里克到底該算忠臣還是該算奸臣呢?到底是好是壞?我感覺他后面找夷吾登基好像真是為了晉國好?。 ?/p>
錢教授笑了笑:“這個問題很有建設性??!在我個人看來,這個里克既非傳統(tǒng)的忠臣,也不是傳統(tǒng)的奸臣,他算是一個禮崩樂壞背景下的政治實用主義者,為了維護自身權力、終結混亂,不惜突破道德底線,用極端的手段改變政治格局……”
“這也是這個特殊時期的標志,舊的秩序崩潰,新的秩序卻尚未建立,權利博弈的復雜性已經沒法用簡單的好壞來評價了……”
又有一個觀眾站起來提問:“那么教授您怎么評價這位晉文公的一生呢?我感覺退避三舍也好像是一種信守承諾的迂腐,可他最后怎么又成功了?”
錢教授點了點頭:“重耳這個人,還是塑造得非常精彩的,精彩之中又帶著真實感。首先,整整十九年的流亡的經歷讓他充分了解了各國的政治生態(tài),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,還篩選出了一群非常忠誠可靠的追隨者。”
“更重要的是,他經過這樣的磨礪,變得隱忍、務實,成熟?!?/p>
“他的退避三舍,看似是類似宋襄公的信守承諾之舉,其實更像是一種變通,
他本人代表了一種全新的霸權主義智慧,在禮樂崩壞的時代,將道德與權謀相結合,既不空談理想,也不突破底限,是一位精準把握時代的、務實的政治家?!?/p>
“如果要我看,這位晉文公,正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!”
主持人一邊鼓掌一邊道:“確實,當然也是因為作者創(chuàng)作的實在是太精彩了!我們無時無刻不期待著書中人物下一刻的命運和發(fā)展,讓我們繼續(xù)關注吧!”
……
公元前628年這一年。
不光晉文公去世了。
就連鄭文公也去世了。
這兩國都忙著辦理國喪。
秦穆公的心,開始癢了起來。
之前被留下來駐守鄭國的三個真眼,也就是三個秦國將軍之一的杞子,偷偷派人向秦穆公密報:
“老大,快偷偷帶人來干吧!他們讓我拿著北門的鑰匙,你們一來我就開門!”
秦穆公一聽,這還了得!
這不相當于鄭國大門開一半要送給秦國了嗎?
有便宜不占不是好蛋啊!
他立刻任命孟明視(百里奚之子)、西乞術、白乙丙為大將,率秦軍秘密東征。
秦國大夫蹇叔勸他:“跑這么遠去偷襲,就沒有這么干的?。 ?/p>
秦穆公根本不聽他的。
蹇叔于是對著離開的軍隊哭:“我看到軍隊出去,卻看不到軍隊回來了……”
秦穆公聽到了,派人罵他:“你懂個屁,你要是早點死的話,你墳頭的樹都能有合抱粗了……”
意思就是你都老了,腦子已經不清醒了,時間差不多了最好趁早離開這個世界吧。
蹇叔的兒子是跟軍隊一起走的。
他哭著送兒子:“你們這一去,晉國肯定會在崤山襲擊我們,崤山有兩座山頭,你們一定會死在這兩座山里,到時候我到那里去替你們收拾尸骨吧……”
兒子:謝謝啊爹……
公元前627年的春天。
悄悄摸摸的秦軍,已經穿過了晉國南部邊境,來到了滑國附近。
既然是偷偷來的,自然晉國也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有一支大軍從自家境內穿過去了。
肥肉近在咫尺,秦軍又是緊張又是激動。
進入滑國境內后,在保持高度緊張的狀態(tài)下,忽然有人報告將軍。
“將軍,有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