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怨宿》第十六章:詛咒的真相
布包上的白色花瓣在晨光中泛著冷光。我數(shù)了數(shù),加上這片象征雪乃的白瓣,山茶花已有十四片花瓣。第十四片 —— 這個數(shù)字像根細針,刺破了我強撐的鎮(zhèn)定。昨夜歌聲停止后,公寓陷入死寂,連抓撓聲都消失了,這種反常的安靜比任何恐怖都更令人心悸。
書架上的攝像機屏幕還亮著,那句 “姐姐的愛,才是最沉重的枷鎖” 在黑暗中閃爍,像句墓志銘。我伸手去碰屏幕,指尖觸到一片冰涼,仿佛摸到了雪乃最后那雙絕望的眼睛。
客廳的地板上,散落的紙片還保持著拼湊后的形狀 ——“如果有來生,不想再做姐姐了”。這句話的每個字都像浸了毒的冰碴,混著雪乃的淚水,在晨光里泛著刺目的光。
突然,紙片無風自動,紛紛飄向臥室的墻洞。我跟過去時,正看見它們從水泥縫隙里鉆進去,消失在黑暗中。緊接著,墻洞深處傳來紙張翻動的聲音,沙沙,沙沙,像是有人在查閱什么重要的文件。
“它們在等你看最后一樣東西。” 鏡子里的聲音再次響起,這次不再是雪乃的清冷,也不是花子的稚嫩,而是個蒼老的女聲,帶著種洞悉一切的悲憫,“只有你能揭開最后的真相?!?/p>
我用撬棍徹底拆毀了墻洞。水泥塊滾落的瞬間,整面隔墻轟然倒塌,露出后面的景象 —— 不是預想中的空洞,而是面貼滿照片的木板墻,每張照片都用釘子固定,邊緣泛黃卷曲,顯然被保存了很久。
照片上全是落椿旅館的場景。有雪乃和花子在庭院里追逐的背影,有田中清吉修繕屋頂?shù)膫扔?,有美津子穿著洋裝澆花的笑容…… 最中間的照片被放大了,是家四口的合影,母親抱著年幼的花子,父親摟著雪乃的肩膀,山茶花在他們身后開得燦爛。
照片墻的右下角,藏著個上鎖的木箱,比之前找到的任何一個都要小巧。鎖孔是櫻花形狀的,恰好能插進雪乃那支斷成兩半的發(fā)簪。
箱子打開的瞬間,一股塵封的氣息撲面而來。里面沒有骸骨,沒有血書,只有疊得整齊的舊信件,信封上的郵戳顯示是昭和四十五年到四十七年,正是美津子離開前的那段時間。
第一封信是美津子寫給遠房親戚的,字跡娟秀:“清吉最近很奇怪,總在深夜出去,回來時身上有陌生的香水味。雪乃說看到他和別的女人在湯殿門口說話……”
第二封信提到了花子的異常:“小女兒最近總說墻里有聲音,半夜哭著說看到穿和服的女人。醫(yī)生說是臆想癥,可我總覺得不對勁,這棟旅館太陰沉了……”
第三封信的字跡潦草,顯然是匆忙中寫就的:“清吉欠了高利貸,那些人找上門來,說不還錢就要拿女兒抵債。我必須帶花子走,雪乃已經(jīng)被他洗腦了,她說要留在這棟鬼房子里……”
最后一封信沒有寫完,墨跡在紙頁上拖出長長的痕跡,像是書寫者突然遭遇了什么:“他們闖進家里了,清吉讓我躲進湯殿的排水孔……”
信的末尾畫著個簡單的符號 —— 圓圈里畫著三道波浪線,正是湯殿排水孔的形狀。
照片墻突然滲出暗紅色的液體,順著照片的邊緣緩緩流淌,在地板上匯成小溪。我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固定照片的釘子,竟然是用人骨磨成的,頂端還殘留著細小的齒痕。
“美津子不是被花子殺死的?!?鏡子里的女聲再次響起,照片墻的水漬中浮現(xiàn)出個模糊的人影,正是美津子,“是我自己躲進排水孔的,清吉說這樣最安全。”
人影的手臂指向照片墻的某塊磚,那里的水漬格外濃重。我用撬棍撬開磚塊,里面藏著個小小的錄音筆,款式老舊,卻還能播放。
按下播放鍵的瞬間,田中清吉的聲音從里面?zhèn)鱽?,帶著醉酒后的含糊:“…?那些人說,只要把美津子交出去,債務就能抵消…… 她躲進湯殿了?正好,省得我動手……”
接著是雪乃的聲音,帶著哭腔:“爸爸!那是媽媽啊!你怎么能……”
“閉嘴!” 田中清吉怒吼,“要不是她總鬧著離婚,我怎么會借高利貸?現(xiàn)在她走了正好,你和花子可以清靜了!”
錄音的最后,是花子稚嫩的聲音,異常平靜:“爸爸,排水孔的蓋子我已經(jīng)鎖死了哦。媽媽說想永遠陪著我們,我就幫了她一把?!?/p>
照片墻劇烈晃動起來,所有照片同時翻轉,背面用鮮血寫著同一個詞:“謊言”。
我這才明白,之前的所有發(fā)現(xiàn)都是被精心編排的騙局。美津子不是被花子和雪乃害死的,而是被田中清吉設計陷害,而年幼的花子無意中成為了幫兇。雪乃的日記、賬冊上的記錄、甚至是那些骨骼的姿態(tài),都是為了掩蓋這個殘酷的真相 —— 父親才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。
“他把所有的罪都推給了女兒?!?美津子的人影在水漬中嘆息,“包括后來那些高利貸的人,都是他引來的,卻讓雪乃以為是自己的錯?!?/p>
照片墻突然倒塌,露出后面的水泥墻,上面用鮮血畫著巨大的詛咒符號,比之前見過的任何一個都要復雜。符號的中心寫著三個名字:“清吉”“雪乃”“花子”,被無數(shù)根黑線纏繞在一起,末端延伸向四周,連接著十幾個陌生的名字 —— 佐藤、安藤、健太、悟、里美…… 最后是我的名字:“遙”。
“詛咒不是來自怨恨,而是來自愧疚。” 美津子的聲音帶著無盡的悲傷,“雪乃為包庇父親而愧疚,花子為誤殺母親而愧疚,清吉為推卸罪責而愧疚…… 這些愧疚糾纏在一起,形成了這棟旅館的詛咒?!?/p>
悟的攝像機突然投射出最后的畫面 —— 田中清吉的遺骸躺在地下室,胸口插著雪乃的發(fā)簪,手里卻攥著美津子的銀戒指。他的骨骼周圍,散落著無數(shù)張撕碎的紙,拼湊起來是句重復的話:“對不起,美津子,我錯了……”
畫面消失的瞬間,整個公寓開始劇烈震動。墻洞深處傳來三聲清晰的嘆息,分別是田中清吉的蒼老、雪乃的清冷和花子的稚嫩,然后漸漸融合在一起,化作一陣溫和的風,吹散了空氣中的血腥味。
我低頭看向手腕,那道詛咒的疤痕正在變淡,“雪” 和 “花” 兩個字漸漸模糊,最終只剩下個淡淡的印記,像朵含苞待放的山茶花。
布包上的山茶花突然全部綻放,十四片花瓣在晨光中泛著瑩白的光,然后緩緩凋零,化作灰燼飄散在空中。
當一切平息后,隔墻恢復了原樣,仿佛從未被破壞過。書架上的日記、練習冊、攝像機都已消失不見,只有那個紅色的手球還在原地,里面塞滿了潔白的山茶花花瓣。
鏡子里的美津子朝我鞠了一躬,身影漸漸消散:“謝謝你,第十三位客人。愧疚需要被看見,才能真正消散?!?/p>
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公寓,溫暖而明亮。我知道,詛咒并沒有真正消失,它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著 —— 不再是糾纏不休的怨念,而是化作了落椿旅館庭院里的山茶花,每年夏天如期綻放,提醒著過往的罪惡與救贖。
很多年后,我再次路過那片山林,遠遠看見落椿旅館的位置建起了座小小的神社,門口立著塊石碑,上面刻著三個名字:“清吉”“雪乃”“花子”。神社的住持說,這里供奉著守護山林的神靈,每年都有山茶花從地基里長出來,開得異常燦爛。
離開時,我在神社門口發(fā)現(xiàn)了支斷成兩半的櫻花發(fā)簪,和雪乃的那支一模一樣。簪頭的裂縫里卡著片干枯的山茶花花瓣,輕輕一碰就化作了塵埃。
或許,這就是詛咒的真相 —— 它從不是為了報復,而是為了等待。等待有人揭開層層謊言,看見那些被掩蓋的愧疚與愛意,讓糾纏的靈魂終于得以安息。
而那些被卷入其中的人,無論是第十三位客人,還是未來的訪客,都只是這場漫長救贖中的見證者,帶著各自的傷疤,繼續(xù)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。
只是偶爾在深夜,還會隱約聽見山茶花綻放的聲音,像極了雪乃和花子在輕聲歌唱,溫柔而悲傷。
這場由愛與罪、愧疚與救贖編織的詛咒,終于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,找到了屬于它的結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