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蘇硯悠悠醒轉(zhuǎn)時,他只感覺天高云闊,微風(fēng)撲面,身下柔軟溫暖,似乎猶在夢中。
“少爺,您醒了?”看到旁邊一張驚喜的老臉探過來,蘇硯才發(fā)覺自己沒在做夢,他按著隱痛的額頭翻身坐起,竟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天上飛!
準確來說,此時一老一少正坐在一只仙鶴背后,被一位青衣道人帶著飛往云深不知處。
那年輕道人聞聽動靜轉(zhuǎn)過身來,只是微笑道:“繼續(xù)睡一會兒也沒事的?!?/p>
言叔在旁一陣解釋,蘇硯才知道自己昏迷后發(fā)生了什么事,他起身向面前道人道謝后方才坐下。
要不是對方為他喂下丹藥,蘇硯這次耗盡心神,又強撐著堅持了一天一夜沒合眼,至少得睡上三天不省人事,哪能這么快醒來。
到了此時,蘇硯終于能松開緊繃的神經(jīng),這次逃亡之旅結(jié)束了,他的修道生涯似乎也要自此開始......
是的,青城宮就是傳說中的隱世修仙宗門,蘇硯前世看小說之時,很是幻想過一番修仙生涯,美女在懷,足踏劍光,朝游北海暮蒼梧,好不逍遙,好不痛快!
現(xiàn)在這個夢想,似乎有在這個世界上實現(xiàn)的機會,蘇硯心下當(dāng)然有幾分激動。
但是一想起自己身上背著的血海深仇,蘇硯又莫名覺得沉重了幾分......
先前說過,蘇硯這一世是世家出身,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世家,是曾經(jīng)名動天下,顯赫一時那種。
三代之前,蘇家先祖不過無名小卒,但是從蘇硯的爺爺這一代開始,一切就不同了。
蘇家前兩代,被世人并稱為【雙杰】。
首先是蘇硯的爺爺蘇文遠,他是大楚三朝元老,官拜建威大將軍,一度加封大司馬建威大將軍;他曾統(tǒng)率三軍,東征西討,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。
蘇文遠在大江天塹,奠定統(tǒng)一南北朝基礎(chǔ)的那一戰(zhàn),更是至今都還為人所津津樂道。
戰(zhàn)后,當(dāng)時的皇帝欲封其為【天下兵馬大元帥】,蘇文遠辭而不受,并且從那之后開始主動淡出軍伍。
另外蘇文遠不僅領(lǐng)兵打戰(zhàn)的本事極強,他本人的實力更是強得變態(tài),已經(jīng)踏入了【武道通神】的玄妙境界,幾乎可以算進陸地神仙的范疇了。
說到這個“武道通神”,蘇硯至今還記得,當(dāng)初得知詳情時的驚詫,原來這特么不是武俠世界??
這不是蘇硯沒接受過身體原本的記憶,而是原主留下的記憶,絕大部分都是模模糊糊、霧里看花,跟做夢似的。
總之這個世界的武道上限,比蘇硯一開始預(yù)想的高很多,習(xí)練武道之人可以由后天返先天,別說飛天遁地了,到后期搬山挪海,毀城斷江根本不在話下。
......
蘇家雙杰另一杰,是蘇硯的父親,蘇封侯。
這么霸氣的名字,居然是個文人。
聽說蘇老爺子一開始也是希望兒子從戎的,從給他取的這個名字就可見一斑,希望他能效仿古時的名將,征戰(zhàn)四方,封冠軍侯,但是后來不知為何心思淡了。
再加上蘇封侯從小喜讀書,于是蘇老爺子便不再干涉兒子,讓他自己選擇前路。
俗話說虎父無犬子,蘇封侯沒有墮了老爺子的名頭。
他拜在當(dāng)世大儒王淵門下,寒窗苦讀,科舉,殿試,高中狀元,入朝為官,迎娶嬌妻,一路升遷,官至尚書右仆射,不說位極人臣,也是顯赫一時。
如果讓蘇硯來評價的話,一句話:主角光環(huán),跟開了掛一樣。
蘇家曾經(jīng)的地位,也正是由這雙杰撐起來的。最顯赫之時,大楚各個世家可以說是爭著和蘇家聯(lián)姻,哪怕這個新生的世家底蘊還不深厚。
可惜,后面發(fā)生的事,可謂急轉(zhuǎn)直下......
先是蘇文遠莫名病逝,蘇家的影響力驟然下降一截。
其后沒過幾年,準確來說,是在當(dāng)今女帝剛剛繼位的那一年,天授元年,忽然傳出消息:蘇封侯涉及謀逆,妄圖支持被廢的前太子登上帝位。
更詭異的是,此事甫一傳出,蘇封侯就被人發(fā)現(xiàn)畏罪自殺,上吊死在了自家書房里,書桌上還留著一份悔罪書,言此事是自己一時糊涂,懇請圣上饒過蘇家。
接下來的發(fā)展,就更加出乎世人意料了。
女帝以雷霆手段殲滅了一干謀逆叛黨,將造反事件遏殺在萌芽中,最后更是親自下令處死前太子,也就是她的親哥哥。
輪到清算蘇家的時候,女帝卻言蘇封侯的父親為三朝元老,為大楚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;且蘇封侯過往施政手段高明,父皇多有贊賞,既然他已畏罪自殺,便對蘇家從輕發(fā)落。
自此蘇家所有的官職、頭銜都被收回,家產(chǎn)全部充公,蘇家直系被貶回家鄉(xiāng),日后不得以任何方式考取文武功名,甚至蘇家子弟永世不得進京城一步。
雖然這看起來已經(jīng)很殘酷了,但是除了蘇封侯之外,蘇家直系、旁系、門生,居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被處死?
說實話,這讓人完全看不懂。
有人猜測,女帝是顧忌蘇封侯的父親,那位武道通神的大人物,怕他沒死,故而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絕。
也有人猜測,此事與蘇家無關(guān),純粹有人栽贓陷害。
至于女帝為什么要對蘇家動手,可能是忌憚蘇家功高震主,在軍中頗有威望,又與當(dāng)朝文武百官多有交好,故而以此為借口下手。
另外還有人猜想,女帝是將錯就錯,一開始真以為蘇家謀逆,但是查下去發(fā)現(xiàn)冤枉了人家,一時有些騎虎難下。
彼時女帝剛剛上位,成為了千古,甚至萬古以來的第一位女帝,朝野上下多有反對之聲,位置還坐不穩(wěn)當(dāng),自然不容許有這種錯處發(fā)生,因此干脆狠下心來,坐實了這件事。
總之,不管外界如何猜測,輿論如何紛紛,蘇家從此衰敗。以往門庭若市,如今門可羅雀,甚至連三親六故都主動與蘇家切割,生怕被牽連下獄,人頭不保。
在蘇家人被貶回鄉(xiāng)不久后,蘇硯的母親也傷心過度,一病不起,沒多久就隨著丈夫魂歸九泉。
本來就是快速崛起,底蘊不足的蘇家,轉(zhuǎn)眼間死得只剩下一個襁褓中的嬰兒......